气象学家 | 王斌:静水深流 志揽日月
报社登出了我的同学经历和功绩,很高兴,特转发在我的网站上,以便我留念,也是读者学习的榜样。全文如下:
荣誉面前,王斌说这是从未奢望的惊喜。然而,仔细梳理其几十年来在大气科学领域的跋涉与探索历程,记者不难看出在极其“偶然”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个“必然”,蕴藏着做人与做学问的大道理。
阳光温暖、春风拂面的一天下午,记者有幸采访到前来北京进行学术交流的王斌。在一间简陋狭小的房间里,记者看到,他不顾刚刚结束讲座的劳累,面带笑容,斯文儒雅,正在和一名学生就热带季节内震荡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对大气科学的爱始于一座观测场
“我希望我的研究能为大气和气候科学的进展尽绵薄之力,希望华人气象学家在世界能得到更多的认可。”正是这种信念的激励,王斌一直致力于热带气象学、气候动力学及大尺度海洋-大气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热带波动动力学、热带季节内振荡、季风、厄尔尼诺、气候可预报性和热带气旋等方面的理论、数值模拟和观测分析上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目前,他已发表经同行审阅的论文超过290篇,共计被引用20000余次,其中65篇被引用100次以上,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季风研究专家之一。与此同时,他参与了诸多国际研究计划,担任全球气候研究计划(CLIVAR)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亚澳季风委员会主席、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APEC气候中心科学顾问委员会联合主席等重要职位。
值得一提的是,王斌在本科学习时并不是专门研究气象的,而是学物理海洋专业的。所以,1966年,当他从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毕业,被分配到山东省一个偏僻的气象观测站时,面对着极其简陋、只有三个人的单位和完全陌生的研究领域,迷茫与彷徨曾一度占据着他的内心。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变幻莫测的大气世界开始让他着迷,观云测天的生活为他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在这里同样可以继续儿时常做的那个科学家之梦。
在那个动荡与迷惘的时代,王斌却凭着在图书馆的学习与钻研,摸索出一套数理统计天气预报的方法。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做过观测员、预报员以及省气象局和高校气象专业争抢的培训推广老师。文革结束后,当中国科学院恢复招收研究生时,他又报名考取了气象学硕士。1981年,他在叶笃正先生的支持和帮助下,怀揣着5美元来到了旧金山,并向旧金山领事馆借了500美元,勉强开始了留学生涯。
虽然面临着生活和语言上的双重困难,但是此时的王斌早已不是当初在气象观测场里踯躅的年轻人了。那个时候,他每天手不离书,时时刻刻在背英语单词。早上刷牙的时候,脑子里就制定好一天的计划;晚上睡觉前,不管多困,只要想到一个可能解决问题的算法,都要第一时间跳下床来,记在本子上。就是凭着这份韧性,他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便取得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博士学位。
1984年,博士毕业的王斌想到了回国。考虑到当时国内的人才政策和研究环境,叶笃正先生建议王斌先在美国踏踏实实地学习,等有了真本事再回来报效祖国。于是,王斌潜心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此时他的研究重点已经从短期的天气转向中长期的气候。“虽然人不在国内,但是我一直对影响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气候系统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推动对青藏高原、中国西南地区天气气候的认知。”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造中国地球系统模式
和短期天气预测与预报相比,在时间尺度上更长的气候预测更具挑战性。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于20天以上、一两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的气候趋势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项工作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都会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
“只有不断地对大气知识进行创新性研究,利用新知识不断提升气候预报水平,才能使气候知识发生作用,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贡献力量。”王斌说,自己正是秉承这样的想法,所以才一直能够潜心在气候研究领域,并保持着一贯旺盛的兴趣和热情。
国际上对于气候的预测主要依赖于系统模式,面对复杂的气候研究,地球系统模式是最先进也是最有效的工具。王斌告诉记者,目前,欧盟、美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或组织都拥有各自较为先进的地球系统模式,尤其是在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在IPCC评估中评分都较高,而中国在这一方面尚存在短板。
因此,从2012年起,依托于夏威夷大学的科研平台,王斌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组建了中美大气海洋研究中心,让中国更多年轻的学者可以在气候领域进行研究,致力于中国气候问题。同年,王斌领衔组建了一支40余人的队伍,主要独立开发一种全新的地球系统模式——南信大地球系统模式(Nuist Model)。
实际上,地球系统模式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王斌告诉记者:“由于人力所限,目前我们进行的研发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也就是说,将国际上某一领域最先进的模式拿来直接进行耦合,再改进与创新。”所谓耦合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系统(如大气、海洋、陆面、海冰)或运动形式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或联合。“计算机要想完全模拟地球圈层的实际情况,是十分难的。”王斌说,在耦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不同模式间的耦合又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其庞杂程度超出想象,“我们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测试、调整与修正”。
值得欣慰的是,2014年,这一模式已经顺利发布1.0版。王斌说,希望该模式可以为中国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并为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科学支撑。
在科研道路上攀登,需要志存高远
从学生时代起,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的王斌就以马克思的一句名言鞭策自己,“只有那些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艰苦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做科研工作,不走捷径,遇到困难绝不轻言放弃。王斌是如此想,亦是如此做的。曾经为了听外国专家的报告,他在-8℃的寒冬赶了一二十里路,双脚被冻麻;他在北京图书馆苦等了6个月,只为看到世界上第一部讲大气海洋动力学的专著,并将其一字一句翻译成中文;还有在美国遭遇到的无数困难,他都咬牙坚持,矢志不渝。面对权威,他敢于提出不同观点。1987年,王斌在夏威夷大学做助教工作,对热带季节内震荡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恰好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著名教授发表了一篇相关文章,而王斌对其提出的观点并不认同,于是立刻写了一篇针锋相对的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后来,这位教授十分欣赏王斌的行为,并赞扬其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王斌说,这份坚持来源于对于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当下,很多年轻人面对浮躁的社会和物质的诱惑,常常难以静下心来搞科研。“我想对年轻人说的就是,必须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从事科研。只要明确了远大的志向,就永远也不要放弃;只有遇到困难不气馁,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搞科研,需要沉下心来多思考,还要讲究工作效率和方法。王斌戏称自己是“爱睡觉的教授”。他说:“读书之道,在乎睡觉,会休息才会学习。休息和学习同样重要。休息好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然后在学习中强化效率,做到学一分钟有一分钟的效果。”
和叶笃正先生的情谊,是王斌最为自豪和难忘的事情。虽然不是叶笃正先生的学生,但是在他面对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时,叶先生总是十分关心,并给出最贴心的建议。大师这份亦师亦友的情怀投射在王斌的身上,他对于学生同样也是关爱有加。南信大的博士生武天杰讲述了一件小事:有一段时间科研的压力很大,身体状态也不是很好。有一天,突然发现桌子上放着水果和食品。原来是王斌教授特意为他准备的,让他十分感动。
静水流深处,于纷扰的世界中踏实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做人的格调;志敢揽日月,勇敢地为自己的科学理想打拼,这是做学问的精神。展望未来,王斌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永远没有终点。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年4月9日三版、气象人生公众号
作者:中国气象报记者 吴越
|